• <wbr id="cii8g"><div id="cii8g"></div></wbr>
    <label id="cii8g"><noscript id="cii8g"></noscript></label>
  • <wbr id="cii8g"><div id="cii8g"></div></wbr>
    搜索
    當前位置:首頁>>栽培技術>>

    航天茄子栽培技術

    航天茄子栽培技術
        航天茄子采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的航天育種技術選育而成,早熟,長勢強健,品質優良,商品性好。茄子的食療作用,茄子含豐富的維生素及蛋白質和鈣,能使血管變柔軟,多吃茄子有助于減少老年斑;茄子有化瘀作用,能降低腦血栓發生, 茄子還能減肥等。除了鮮食,還可冷凍脫水加工,是外銷和出口的主要蔬菜之一。
    1  育苗
    1.1  播種期確定
    日光溫室早春茬一般于上年12月上旬播種育苗,苗齡70-80天;秋冬茬一般于7月上旬播種育苗,苗齡40-45天。露地栽培2月20日至3月1日育苗。
    1.2  播前準備
    1.2.1  苗床準備 苗床寬120cm,畦埂高20cm,苗床要水平,確保澆水均勻。冬季育苗要加設地熱線保溫,地熱線之間的距離設為8 cm左右,不能超過10 cm,否則起不到應有的增熱的效果。地熱線要鋪直,鋪完后上面蓋一層1cm厚的細沙,起到均勻導熱作用。然后用高錳酸鉀500倍液和40%辛硫磷500倍液進行全面噴灑消毒處理,然后密閉苗棚2天以上。
    1.2.2  營養土的配制、裝營養缽 營養土的配制一般選擇未種過蔬菜的田園土,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和草炭; 草炭、田園土、有機肥的比例為3:3:1。這三者都必須耙細過篩,每立方米營養土拌入復合肥1.5kg、尿素500g、磷酸二氫鉀500g,在均勻混合時,還要對其進行殺蟲消毒處理,常用40%辛硫磷100 ml,50%多菌靈150-200g,敵克松150-200g對其處理,混合均勻后,要用塑料膜覆蓋悶10-15天備用。裝入9cm×9cm的營養缽,每個營養缽裝土到八分滿為宜,然后整齊排列于苗床。用多菌靈1000倍液噴灑表面后充分澆足底水,并用塑料膜覆蓋保溫。
    1.2.3  種子處理 浸種催芽有利于茄子種子迅速整齊地出芽,溫燙浸種可殺死種子表面和內部所帶的病菌,防治種子傳染病蟲害。播種前先將種子放在報紙上,在陽光下曬3-4小時,將種子裝入網袋,再用55-60℃的水浸種20分鐘,此間要不停地攪動,以起到高溫殺菌消毒的作用,再用鏈霉素500倍液和多菌靈100倍液浸種30分鐘,浸種完成后用清水淘洗3-4次,最后放入30℃溫水浸泡種子3-4小時,取出種子,即可點播。
    1.3播種  播種應在晴天進行,播前澆足底水以使營養缽充分濕潤。每穴按需求點籽2粒,后覆土1cm,然后用50%的多菌靈1000倍液澆透殺菌,最后在苗床上覆蓋塑料膜以保溫保濕。
    1.4  苗期管理  出苗期茄子播種后要保持苗床較高的溫度,地溫應控制在22-25℃,若冬季氣溫太低,可在苗畦上用竹板或竹棍搭成1m左右高的小拱棚增溫,出苗后及時揭膜放苗,以防幼苗徒長。出苗后白天溫度控制在25-28℃之間,夜間控制在18-20℃之間。盡量增加光照強度,延長光照時間。子葉期盡量不要澆水,否則易造成幼苗猝死和徒長?,F真葉后,視土壤干濕程度對幼苗進行水分補充。每天至少通風3-4小時,以利于棚內外空氣的流通,抑制病害的發生。冬季光照不足,應最大限度補光,若遇連續1周左右的陰天可以在夜間用日光燈進行適當的人工補光。當出現1片真葉時即可開始間苗,一般按少量多次的原則進行,整個苗期間苗1-2次。苗子長至7葉1心時即可定植,定植前一周進行煉苗,對棚內進行降溫降濕,以適應移栽時的環境。
    2  定植
    2.1  定植時間 
       當棚內最低氣溫穩定在5℃以上,10厘米地溫穩定在12-15℃時即可定植。在大棚、中棚內加蓋地膜或小拱棚的,可以適當提早定植。露地栽培時間是無霜期后。
    2.2  定植前的準備  冬前搞好冬耕、冬灌,有前茬作物的,前茬作物收后抓緊整地。底肥施優質腐熟農家肥4-5立方米/畝,過磷酸鈣80kg/畝、尿素20kg/畝、硫酸鉀30kg/畝。施肥后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勻,耬平地面。定植前起壟, 壟溝40cm,壟面寬80cm,壟高20-25cm。定植前提前15天扣棚增溫,以提高地溫。露地壟溝50cm,壟面寬70cm,壟高15-20cm。適時定植,定植后一次澆透水。
    2.3 定植方法  選擇在晴天下午時定植。每壟兩行,采取雙行三角形錯位定植。航茄2號、航茄4號、航茄5號、航茄6號、航茄7號、航茄8號、航茄9號等品種,株行距55cm×60cm,畝定植株數2400株左右。航茄1號、航茄3號等品種,株行距70cm×80cm,畝定植株數1200株左右。
    3  定植后管理
    3.1  溫濕度管理    定植后至緩苗前棚內通小風,保持高溫、高濕環境,促進緩苗。緩苗后氣溫白天保持在25-30℃,地溫20-23℃,夜間氣溫18-20℃。進入4-5月份,外界溫度超過12℃可夜間通風,棚外溫度平均高于22℃后加大通風或撤除棚膜。溫度過高(夏秋35℃以上)會引起落花,也會影響座果和產量。
    3.2  水肥管理 
         灌水堅持膜下小溝暗灌或膜下滴灌、小水勤灌的原則。定植時澆足定植水,緩苗期一般不澆水或少澆水,促進緩苗,并防水分過多引起徒長,造成落花落果。門茄坐果后,結合澆水進行第一次追肥,每畝可隨水沖施N、P、K 水溶性沖施肥10kg,進入盛果期,加強肥水管理,每隔1-2水追肥一次,結果后期,每7-10天葉面噴施一次0.3%磷酸二氫鉀,促進植株健壯,延長采摘期。
    3.3  植株調整   茄子定植緩苗后進入快速生長階段,在門茄掛果時及時摘除門茄以下的側枝,以免枝葉過多,消耗養分,影響通風,產生病害。結果盛期及時摘除植株底部的老葉、病葉,在摘葉的同時,還要摘除劣果,把畸形果和太彎曲果以及蟲口損傷的幼果等無商品價值劣果摘除,減少營養消耗。
    4  采收 
        門茄、對茄及早采收。此后下層果實爭取早采,可減輕植株負擔,有利于茄子增產。
    5  病蟲害防治
    常見病害有猝倒病、黃萎病、綿疫病。蟲害主要有蚜蟲、螨、薊馬等。采取以預防為主,農業措施、物理防治、化學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方法。盡量減少農藥用量。
    5.1  農業措施  
    和非茄科類蔬菜輪作倒茬,深耕曬壟、夏季高溫悶棚;加強肥水管理,整個生育期間,促秧、攻果、返秧、防衰四次肥水不可少,雨季少澆水,高溫季節暴雨后及時排水;收獲后及時清潔地決,深翻土壤;高壟覆膜栽培,應以“綜合防治為主,化學防治為輔”的原則,從而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。
    5.2 物理防治 
    種子的溫燙浸種減少種子自身所帶病菌,采取防蟲網隔離,黃板誘殺等方法防治蟲害。
    5.3  化學防治
    5.3.1  猝倒病 在苗期發生,幼苗近土表莖部水漬狀,后縮成線狀,子葉未調先萎,苗已倒伏地表。栽培上除注意多通風透光、少澆水外,還可選用多菌靈800~1000倍液或百菌清600倍液或農用硫酸鏈霉素800~1000倍液噴霧防治。
    5.3.2  黃萎病 座果后從下而上或從一邊向全株發展,葉片開始在葉緣及葉脈間變黃后發展到半邊葉片,俗稱“半邊瘋”。早期變黃葉,晴天高溫時呈萎蔫狀,可選50%多菌靈、75%百菌清600倍噴施,或用美邦治萎600倍灌根,交替使用。
    5.3.3  綿疫病 果實發病后出現水漬狀園形病斑,后變褐凹陷,有時密生綿毛狀白霉,最后腐爛脫落。生產上注意加強整枝摘葉、通風透光、去除爛果,可選用72%克露600倍噴霧防治。
    5.3.4 蟲害主要有蚜蟲、螨、薊馬等。  蟲害是傳播病害的主要因素,因此,平時要認真觀察是否有蟲害,一經發現,要及時用吡蟲啉可濕性粉或1.8%阿維菌素1500倍液噴施,73%克螨特1500倍、47%樂斯本1000倍,交替防治。每隔7-10天1次,連續噴施2-3次。且葉片正、背、莖桿,植株根部都要均勻噴到。

    版權所有: 天水神舟綠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航天育種網 甘肅省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隴ICP備15002979號-1 技術支持:睿陽科技

    甘公網安備 62050302000103號

    华人黄网站大全
  • <wbr id="cii8g"><div id="cii8g"></div></wbr>
    <label id="cii8g"><noscript id="cii8g"></noscript></label>
  • <wbr id="cii8g"><div id="cii8g"></div></wbr>